致力于通过设计提高产品与项目的核心竞争力

下拉
如何理解这些工业通信协议mqtt、mudbus、plc、tcp、485等?

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体系中,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关键。为了实现数据采集、传输、控制和管理,不同层级的通信方式和系统架构逐步形成。从底层的物理接口,到协议标准,再到上位机、HMI 与 SCADA 等应用软件,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通信体系。本文将逐层解析 RS-485ModbusPLC、TCP、MQTT 等通信方式与设备的关系,并探讨工控机、HMI 与 SCADA 的作用。


北京创优设-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

一、底层通信方式

RS-485:工业现场的物理通道

RS-485 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,主要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数据传输。它采用差分信号,抗干扰能力强,支持多点通信,常用于传感器、PLC、变频器等设备的连接。可以理解为 设备之间“用电缆说话”的方式。

二、工业协议与控制设备

Modbus 协议:让设备说同一种语言

在 RS-485 等物理线路之上,运行的常见通信协议就是 Modbus。它规定了数据格式和通信规则,解决了“怎么问、怎么答”的问题。常见形式包括:

  • Modbus RTU(基于 RS-485)
  • Modbus TCP(基于以太网)

因此可以说:RS-485 是传输通道,Modbus 是交流语言。

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:工业大脑

PLC 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。它通过输入采集传感器信号,经逻辑运算后控制电机、阀门等执行器。PLC 同时也承担与外部通信的角色,通常通过 RS-485 + Modbus 或 以太网 TCP/IP 与其他系统交互。


北京创优设-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

三、网络传输与物联网协议

TCP/IP:可靠的数据传输基石

随着以太网进入工厂,越来越多的设备直接支持 TCP/IP 通信。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,并为 Modbus TCP、MQTT 等协议提供运行环境,是工业网络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桥梁。

MQTT:物联网中的轻量协议

MQTT 是一种轻量级的物联网通信协议,采用 发布/订阅 模式。设备将数据发送到 Broker,由 Broker 分发给订阅者。它非常适合远程监控、云平台接入和大数据分析,常用于将工业现场的 PLC 或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端。

四、上位机与工业软件

上位机:连接现场与管理的桥梁

“上位机”是一个相对概念,通常指与 PLC、传感器等下位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。它可以是 PC 或工控机,主要负责数据采集、可视化和监控。上位机常常承载 HMI 或 SCADA 系统。

HMI(人机界面):直接操作的窗口


北京创优设-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

HMI 提供人与设备交互的界面,例如触摸屏、控制面板。它以图形化界面显示数据、报警信息,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行控制。HMI 更侧重于单点设备的直观交互。

SCADA(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):全局监控的中枢

SCADA 是覆盖范围更广的监控系统,能够集中采集工厂、车间的数据,实现远程操作、报警管理、报表分析。SCADA 通常运行在工控机或服务器上,连接多个 PLC、HMI 与传感器,是企业级监控的核心。


可以理解为:

  • HMI → 单点交互
  • SCADA → 全局监控

五、体系分层关系

工业自动化通信与控制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层级:



北京创优设-工业自动化通信与控制体系架构

六、总结

从 RS-485 这样的物理通信方式,到 Modbus、TCP、MQTT 这样的通信协议,再到 PLC、HMI、SCADA 的设备与软件层级,工业自动化系统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完整体系:

  • 底层

数据采集与执行(传感器、PLC);

  • 中层数据传输与协议(RS-485、Modbus、TCP、MQTT);
  • 上层数据展示与控制(HMI、SCADA、上位机);
  • 扩展层云平台、大数据、AI 分析。

北京创优设-致力于提供 机器会说话、设备能互联、工厂可管控、运营更高效的智能解决方案。